最新新闻

最新新闻

最新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新闻 - 正文

党史资政育人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25-07-08作者:浏览量:

2025年7月5日,党史资政育人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院校、党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近140人齐聚贵阳,围绕“党史资政育人理论与实践展开学术研讨。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邬卫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韦伟主持。

邬卫东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交流的师生表示诚挚欢迎,向致力于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佩。会上,邬卫东首先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基本情况。接着,邬卫东介绍了我校深挖党史“富矿”,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情况。他说,学校将党史研究与中医药院校服务国家战略、贵州地方发展相结合,研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及其成效经验,形成了一批关于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历史经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和咨政成果,为中医药行业政策制定,健康贵州、健康中国建设等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推动党史资政育人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努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开幕式上,来自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雄伟教授作为参会代表发言,他说党史资政育人,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会议能更深刻认识党史研究总结问题背后的逻辑、机制和经验。

本次会议组织了5场主旨报告,由中共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晓兰教授主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报告主题为“思政课改革与内涵发展”,重点强调思政课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高校与社会的逻辑贯通、信息共享、资源交互中实现守正创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育长敖以深教授以“边际变腹地:抗战时期贵州战略地位的演变”为题,论述了抗战时期贵州从边疆地区变为大后方腹地的演变过程,指出贵州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田茂乾做了“关于党史资政育人的实践途径与传播策略”的报告,指出了党史资政的“三种路径”,党史咨政报告如何书写的行文规范和写作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教授以“敌人眼中的新四军:从战时日本材料看新四军的性质特征”为题,论述了日本资料作为“他者”,对于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性。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帆教授做了“积极拓展大党史研究边界——以新中国对缅甸的外交策略为例 ”的主旨报告,强调了积极拓展“大党史”研究边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育长敖以深教授作主旨报告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田茂乾作主旨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帆教授作主旨报告

交流研讨环节先后由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鲍中义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畅副教授主持。来自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的11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力探讨“大党史”和“大党建”研究进展、现有共识等诸多学术问题做了交流分享。

会上,还对本次研讨会获奖论文进行颁奖,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浩教授主持了颁奖仪式。闭幕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近平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搭建的交流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党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据悉,为办好本次学术研讨会,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等协办单位,面向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党校进行了论文公开征集活动,共征集到论文70余篇。论文作者来自高校等研究机构、党校等教学机构、一线实战专家等,提供了诸多专业性、实战型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收到近20篇各高校青年学生的积极投稿。

到场嘉宾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具有很高水平的学术盛宴!”“真的大开眼界!”“收获太多了!”。至此,学术研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取得了预期成果,完美拉上帷幕!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文远冬、黄江华、韦伟